跳过正文

我消费升级这些之后,后悔了吗?

·4113 字·9 分钟·
目录

Refer to 椒老师的一篇更新

本来是想要引用原博客标题“一些值得升级的事物”。结果忍不住我想要标题党一把的心。现在很流行的是消费降级这个词,其实我平时购物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哦这个我要升级一下”, “哦这个我要降级”的感觉。身边的物品都在随着心情波动着来来去去。由于接触过极简主义,所以每次购买的时候我感觉都在运转自己的一套“物品幸福感”体系(也可以说消费主义洗脑)。但总之!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就知道啦。

目前这一篇是不后悔的。之后可以写写升级了觉得没啥用的。

#

舒适的袜子
#

随着生活的足迹越来越走向北方,冬天变得越来越长。曾经坐在高中教室忍受着冰冰凉凉的双脚的生活,在我的记忆力都越来越远。但偶尔和朋友们聊到养生话题,我也还是会额外注意四肢保暖的话题,毕竟是个气血不通畅的人,不像外婆的手,永远都是暖暖的。随着出走,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有心思思考起这不为外人所见的足部穿搭来。它是我在冬天的安全感,让我能够真诚地爱着冬天。在这个半年都在冬季的城市。

冬天,即使坐在有暖气的室内,一双保暖又透气的袜子,能够防止足底起汗;如果出去走动,也不会一下子就感觉到冬天的呼吸。站在寒风里,暖暖的脚趾尖像是一种往外走的底气,冬天也可以心情轻快地步行。

水貂绒袜商品图
水貂绒袜
羊毛袜
毛茸茸水貂袜(这只是一个名字,没有水貂因此受到伤害)

羊毛毛衣/羊绒围巾
#

羊毛毛衣小时候是妈妈辈的专属,在忙着体验花里胡哨的样式的年纪,很难有耐心去感受一件毛衣的来源。我真正开始爱上这类衣服还是在我在北京买了一件优衣库的羊毛格纹毛衣,虽然优衣库羊毛质量并不算好,但在那个带着行李忙着四处奔走的冬天,它是我最安心的选择。回加拿大之后,我又入手了一件 Aritzia 的 Cashmere 羊毛坎肩。我穿着它在室外轻松行走,更多时候它搭在办公室的椅背上,铸就我的班味:)

材质的购买推荐是 100% Cashmere > 100% Wool > 其他。我挑选的时候主要看手感,Cashmere 真的是 软fufu 的!!!

我闺蜜还给我推荐了羊毛打底,虽然我听了一下手工定制的价格和细节工艺(便宜的也有但是不会很舒服)还是决定继续继续拥抱合成纤维。不过,她在生日送了我一条定制的羊绒围巾~因为我这个人其实贴身穿毛线总会觉得痒痒,这条就完全不会!

Cashmere 毛衣
羊绒围巾

#

有机牛奶
#

没有明确的推荐,但是 Organic 的牛奶确实(在我们这)比较好喝。(这一条在 US 生活过之后进行了修订————安省如果有口味需求,得买贵一点的)

意式咖啡机
#

入坑咖啡其实是得从七八年前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消费习惯养成过程…对现在的我来说,可以在家做出店售的美味咖啡、可以试试自己想到的新组合这件事,是创造生活的一部分。 我既是店主,又是顾客,有时还当当服务员。咖啡交所带来的除了一杯杯咖啡以外,还有世界各地的风味。像松鼠囤货一样一点一点的买下配件,对咖啡行业也越来越了解,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

这杯牛马饮品已经超越了牛马本身而成为了生活的锚点。上班前打开 Breville Bambino Plus 意式浓缩机,我择选今天要喝的豆子。最近有点闷热的话,来杯冰美式就很不错。我最喜欢的是 Hatch 的 Red Lotus,豆子的发酵味刚好带来了一些新鲜感;如果想要一杯寻常一点的搭配,水洗豆是不错的选择,有果汁一样的明亮酸味。

秋冬天我更喜欢做拿铁,可以顺便练练咖啡拉花。拉出一个桃心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想要把这颗桃心拉的匀称稳定则需要下更多功夫。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拥有一点属于我这个人的时间。

周末有时心情不好,就做杯手冲,感受咖啡漩涡中缓缓流下,有在当下的安心感。还有咖啡本身所带来的作用,家里有咖啡机随时随地就可以给自己一点振奋的能量。

有时,也热衷于呼朋唤友,到家里喝两杯咖啡体验体验,感受一下新鲜豆子的灵魂。

如果没有咖啡机的预算,手磨 + Aeropress 也是很不错的每日咖啡装备。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加拿大找不到有灵魂的土豆和番茄,叹气…..

我的咖啡机和磨豆机
Bambino Plus 咖啡机和 Fellow Ode 磨豆机
expresso咖啡电动磨豆机
半自动意式浓缩机
手动磨豆机
Pour over kit

住 (包括家具)
#

天丝被套
#

作为一个躺在机场长椅上也能睡着的,我对床上用品的态度一直都属于是有就行…但偶尔会被新淘到的惊喜到,比如这一床大概软妹币 700 的天丝三件套,就可以很大的增强我裸睡的幸福感…咳咳。

相比起天然制品,这种材质既有蚕丝被的质感,又可以进烘干机随便洗。躺进被窝,我忍不住在被子里挥舞手脚,当一只仰卧在沙滩里翻不过来的海龟。睡在了床的怀抱里。

智能光源
#

简单来说,就是把普通灯泡换成可以智能开关的灯泡,可以选择冷暖光和外界按钮。

之后如果有机会再写一个完整的灯光布置,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灯光对于居住的感受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写不动了)

智能灯泡
灯泡遥控器

升降桌
#

之前在实习期间,实习公司给所有工位配置了升降桌,感觉上班都有意思了一些。(搭配上每个小时去接水吃零食放水,我就是新一代自动化牛马!)

在租房的时候很幸运碰到了可以出租两个房间的地方,因为有书房了,我立刻开心下单升降桌。

我本人的肩颈背其实都还好,但是鉴于还要继续敲键盘五十年(bushi),先给自己安排上预防措施。椒老师那篇特地提到了需要有记忆模式的升降桌,因为我没有用过没有的所以没有什么想法。我要推荐的是尽量买大桌!大桌买上之后,就算是不特别收拾,也不会遇上空间受限或者东西放不下的问题,

桌腿是必须要专门做这种的厂家买,但是桌板你想要什么桌板就可以安装什么桌板,如果地理位置合适的,能够去森林买木头直销你也可以直接去买;一般城市家庭建议入二手 or IKEA 桌板,完全够用。

我现在正坐在桌子前,右边是我正在写博客的笔记本和笔记本的拓展屏,左边是游戏显示屏、它的鼠标和键盘和手柄。(主机在地上) 中间夹了一个台灯。与此同时,我的桌子上还有护手霜 风扇 IPad 手机充电线 两杯水 日程本 手帐工具 ……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约还有 40% 的剩余空间。

质量好升降桌腿
>= 160cm * 80 cm 的桌板

#

#

这一项消费升级极大的改善了生活的半径范围。这种半径范围让很多行动所需要的心理动力变小,生活真的会变得有趣一些。虽然时间久了会逐渐意识不到这种影响,但是我前一个月才去 Buffalo 无车当了一个月留子……

计算公交车的班次,来回的时间,所承载的重量会消耗很多能量,但因为不得不计划,所以又很难察觉,每次出门会变得累,纠结要不要打车也是耗费能量的,不纠结直接打车的话又太耗费金钱……总而言之,没有车的生活和有车的生活是两种过法,有车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解决的事情,没车需要耗费不少心力。

当然,大部分人买车的决定都是根据当下的经济状况和生活需要调节的。对我来说,有车带来了很多除了上班刚需以外的好处,还给我带来一种大人的自由感。能够在大学毕业之后,除了吃吃当牛马的苦以外,也享受一些当牛马以外的成人快乐(不是🔞那种)。

空运/寄存服务
#

不太确定其实应不应该放在行这一栏。

三方集运可以买很多CA没有的东西,价格也算合适(我觉得其实我多花了一些钱,但能买到东西谁会抱怨这个呢~)。搭配上上面的买车一栏(因为一般领东西的地方都是仓库,不开车很不方便去),我觉得不用一定要在 Local 店大海捞针或者 Shein 凑单,很多购买行为都舒适了….(对,我是讨厌凑单人。)

寄存服务主要特指在旅游的时候把行李寄存或者寄送到机场的服务。去旅游前记得看好当地攻略,有机会不带箱子到处奔波,旅行幸福感 ++。

电子产品
#

室内音箱
#

我买的是带蓝牙和 3.5mm 耳机孔的Marshall,平时主要用途其实是给游戏主机作为外接音箱了,算是刚需。虽然也可以带着耳机打游戏,但头戴式耳机戴久了还是会有点累,即使耳机的音效会更好,在家用场景里,音箱还是更有优势。

还有其他不少的用途,比如打 Switch 的时候连个音箱,朋友家庭聚会的时候在家放放歌,露营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带的啦(本 solo camper 一般不太需要)

蓝牙音箱

外接显示器和主机
#

打游戏专用,随便买的二手主机。

把工作生活和游戏主机分开的好处是可以同时打游戏和上班(bushi)。买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打原神拉最高配置,后面不打原神了,拿来打打 Steam 游戏和看 Youtube 也是蛮好的。外接显示器也是,只要有一个 28 寸基本够用的显示器,办公娱乐体验就会大幅提升到满足的程度~

游戏电脑
28 寸显示器
手柄

降噪耳机
#

虽然蓝牙降噪耳机在耳机产品中属于对价格来说音质很一般对不追求音质的来说价格又太高,的尴尬定位,但现在的噪音实在是太多了……

生活中很多人虽然能够意识到身边很嘈杂,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习惯了繁忙的嘈杂的都市所以一直处于一个持续消耗能量的过程中。降噪耳机对我来说很好的保住了我的心灵空间,让我能够在地铁上飞机上散步时体验在大草原里放完羊之后,独自躺在地上望天的个人自由。

长远来看也比较有利于听力健康。现代人很多时候是习惯了嘈杂的生活,比如如果住在 Downtown 就不得不 24h 和救援车辆的声音相伴,时间久了大脑会自然屏蔽一部分的噪音,但就算意识不到,这种声音还是会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而往往要搬离环境可能才能意识到。

降噪蓝牙耳机

会员服务
#

Youtube 会员 和 Prime 会员,用上之后再也没能取消得掉……虽然感觉是被 Google 和 Amazon 绑架了,但是也侧面证明它们真的很方便。

至于 Leetcode 会员,是另一种被绑架的体验……但是我已经取消了明年的会员,打算之后看看其他平台。

Youtube 会员 
Prime 会员

后记
#

写购物比我想象得要费劲好多,列清单一时爽,写理由火葬场。这篇文章其实是二月开了初稿,但六月份重新补充 + 大改。本来是打算一周写完,结果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写种草文,拖了三周。

在我的生活中,消费升级其实是一个比较困扰我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个注意力有些散漫的人,东西越多,我的注意力就会越容易分散。常常产生的购物欲,但并不知道买下的物品对我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实际的影响,却又感觉如果没有它们,很多事情会稍微困难一些。但生活的困难,到底是因为人还缺少什么物品,还是拥有了太多呢?

我只是基于使用当下的感受,对物品进行了价值判断。每个人的使用感受和需求都有差异,我反倒很喜欢观察其他人生活中的消费升级。花钱购买是为每个人心中重要的事情投票,我无意识地好奇,拥有某件物品,满足了她们哪种不可或缺的感受。现实世界成了无形精神世界的投影,多有趣。